本頁內容若與課程不同時,請以課程為準。 欲閱讀課程內容請登入網站,更多資訊請查看 課程總表。
中文名稱 | 1801_空間資訊科技研究的倫理議題 | ||
英文名稱 | 1801_Ethics Issues i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單元分類 | 專業領域單元:地理 | ||
單元簡介 |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地理學的新興領域,是地理學從質化至量化,進一步到數位化的觀點與取向(perspective)。地表上任何事物都具空間特性,而GIS是收集管理空間資料的方法與工具,因而GIS與生活息息相關,Google Map等電子地圖是手機或汽車上必備的導航工具,其它如實價登錄與房仲網都運用了GIS的空間搜尋與展現功能;政府單位也運用GIS於土地管理、自然資源經營、土地利用監測、國土規劃、防救災等業務,土石流潛勢溪流、淹水潛勢或土壤液化區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雖然GIS所處理的資料大部分是數位化的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和傳統地理學方法可能涉及訪談、問卷等資料收集的方法不同,尚無直接涉及研究倫理相關課題,但是因為其多元的資料來源與大規模的資料量,加上資料的位置導向特性(location oriented),很容易在不自覺中造成對個人的監控(surveillance)與隱私的暴露,違背了研究倫理保護研究參與者的精神。 近年基於影像與測繪技術的突飛猛進,地理資訊系統逐漸整合相關科技,成為空間資訊科技(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S&T)。然而目前普遍仍以GIS一詞代表廣義的空間資訊科技,本單元將介紹運用空間資訊科技時可能遭遇的研究倫理問題,以及其處理方式。 |
||
單元目標 | 本單元介紹空間資訊科技研究中可能遇到的研究倫理議題,在修習完本單元後,學習者將可達到以下目標: 1.理解空間資訊科技的特性。 2.理解進行空間資訊科技研究時應有的倫理考量與對策。 |
||
單元作者 | 蔡博文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
人體研究 | 否 | 經費相關 | 否 |
課程版本 | 中文版 | 支援版本 | 網頁版 |
上架日期 | 2021-01-27 | 更新日期 | 2021-01-27 |
主題課表 | |||
相關標籤 | 地理資訊系統 、GIS 、資料隱私 、去識別化 、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