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簡介

本頁內容若與課程不同時,請以課程為準。 欲閱讀課程內容請登入網站,更多資訊請查看 課程總表

中文名稱 0606_半世紀的糾葛—南美亞馬遜雨林區原住民族的學術研究倫理
英文名稱 0606_Forever Ethical Dilemma—on a Well-known Disgraceful Anthropological Event in Amazon Rainforest
單元分類 專業領域單元:人類學
單元簡介

  人類學期望探索整體社會的作用過程,而現代社會太過龐大,不可能經由任一研究方法來有效掌握所有運作機制,因此,人口及其組織活動規模有限之無文字傳統的部落或前現代社會,往往就成了田野調查首選。他們多是殖民帝國或當代國家統治範圍內的原住民或邊陲少數族群。人類學者進入現代社會成員極少觸及的偏遠角落,開始長期的在地研究工作,幾年之後,一本具相當厚度的民族誌問世,通常它就被認為足以代表該地人群整體社會文化生活面貌。問題是,單一學者在村子一住一年五年十年以上,甚至一輩子的研究對象都是同一群人,而他到底做了些什麼事,多半沒有村落居民以外的第二人得以見證。只有等到有其他研究者進入同一區域,才可能發現前一名學者在此駐足的點滴。

  本文敘述一本極具代表性之人類學民族誌經典的作者,他的完書成就、以及後續所引發之研究倫理批判攻防等等問題。該事件即是前段提到的典型,也就是後來的研究者對前一研究者在同一地點群體之學術作為的挑戰。同時,它也是人類學極受爭議的倫理案例之一。不過,比較諷刺的是,今天很多人類學系課堂教材仍然必讀該著名民族誌文本,並視其為文化分析的典範,惟在另一專論倫理議題的課堂上,該書卻變成被質疑批判的對象。人類學界最詭異景象以此為最。

單元目標

單元作者 謝世忠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人體研究 經費相關
課程版本 中文版 支援版本 網頁版
上架日期 2018-05-03 更新日期 2022-03-16
主題課表 1. IRB/REC相關課程
2. CRB相關課程
相關標籤 原住民研究倫理田野亞馬遜Chagnon計畫主持人

相關資源

類型 名稱 簡介或內容
數位課程 0401_原住民族群之社群同意機制 瀏覽
數位課程 0202_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學術倫理的相關規範 瀏覽
數位課程 0203_適當的使用研究經費 瀏覽
數位課程 0602_研究迷惘與倫理焦慮—今日臺灣原住民學術世界的觀察 瀏覽
數位課程 0604_多面民族誌與進出場倫理 瀏覽
數位課程 0906_語言與核磁造影研究:人為受試對象的研究倫理 瀏覽
數位課程 0606_半世紀的糾葛—南美亞馬遜雨林區原住民族的學術研究倫理 瀏覽
數位課程 1201_運動場域研究中權力關係倫理議題 瀏覽
數位課程 0608_中國田野場域的倫理迷惘 瀏覽
數位課程 0611_倫理觀念文化的衝突與協調 瀏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