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學術倫理電子報
本期共有兩篇精采的主題文章,第一篇為「大學校園因應生成式AI之指引及教學建議」,係因過去一年生成式AI發展快速,其快速搜尋與彙整資料的特性引起學術界關注,本文將介紹國內大學因應生成式AI之指引及教學建議。第二篇「實踐專業倫理之專職道德框架線上講座紀實」則記錄本中心於2023年5月12日舉辦之講座,談論科學實踐與專業倫理等議題。第二部分「中心新訊」回顧本季AREE更新內容,包括課程單元名稱異動公告、上架七部情境影片,以及六份有關「文字重用」的學倫小知識,新訊請點此查看。
四、生成式AI的教學與學習資源
目前臺灣各大專校院與專業機構已陸續針對生成式AI製作課程與辦理研習,以下為筆者挑選較易於學術研究者使用的數位資源,建議對此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留意各學術單位或機關(構)網站,以隨時獲得最新資源的上架訊息。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AREE)目前針對生成式AI與人工智慧議題製作多項海報與讀物(圖2),並不定期舉辦相關主題講座:
線上資源(免登入):
- 學倫小知識《運用ChatGPT撰寫作業的風險》:點此前往瀏覽
- 講座/工作坊《生成式AI對研究與學術倫理的影響》:點此前往瀏覽
- 海報《留意生成式人工智慧(AI)用於學術與研究活動時的6個關鍵!》:點此前往瀏覽
- 海報《教師因應生成式AI的教學指引》:點此前往瀏覽
- 教育電子書《「人工智慧(AI)倫理指南」的重要性與各國應對現況:韓國國內》:點此前往瀏覽
數位課程(欲瀏覽完整內容,須登入網站):
圖2 AREE製作之生成式AI海報與讀物
國立臺灣大學除了針對生成式 AI 制定教學因應措施,也製作多部與ChatGPT相關的影片,可供所有讀者線上觀看:
- ChatGPT的發展與原理:點此開啟YouTube觀看
- ChatGPT的功能與應用:點此開啟YouTube觀看
- ChatGPT的使用限制:點此開啟YouTube觀看
- ChatGPT教師注意事項:點此開啟YouTube觀看
- ChatGPT學生注意事項:點此開啟YouTube觀看
國立成功大學製作「AI及相關學習工具參考指南」,分為教師篇與學生篇:
生成式AI技術快速發展,目前雖然已經有檢測生成式AI內容的工具,但其技術尚未成熟,仍無法提供足夠的精準度,且即使偵測出內容是由AI所生成,也難以提供確切的證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2023),特別在2022年底ChatGPT上線後,短短兩個月就突破全球一億名用戶(林妍溱,2023),透過大量的人機互動與機器學習,相信也讓生成式AI變得更聰明。
最後,此文撰寫時間為2023年8月,內容均是以撰文當下之法規、技術與環境為背景,可能會與讀者在閱讀本文時的狀態不同,請讀者特別留意。若有興趣,讀者不妨也可根據本文的參考文獻,進一步瞭解各校是否有更新版本。
參考文獻
行政院(2023,8月31日)。政院通過「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報告,陳揆:觀察趨勢滾動修正,以兼顧行政效率與民眾信任感。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e63572a7-fb79-4c02-9ea3-b731e7
c06a56
林妍溱(2023,2月6日)。ChatGPT上線2個月用戶增加到1億,史上最快。iThome。https://www.ithome.com.tw/
news/155395
國立中山大學(2023,7月24日)。國立中山大學生成式AI工具使用參照指引。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
oaa.nsysu.edu.tw/p/406-1003-313202,r1365.php?Lang=zh-tw
國立中央大學(2023)。中央大學對於師生使用Chat GPT基本原則。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pdc.adm.
ncu.edu.tw/ai-tools.asp#
國立成功大學(2023)。國立成功大學AI及相關學習工具參考指南。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sites.google.
com/gs.ncku.edu.tw/nckuaiguidance/%E9%A6%96%E9%A0%81
國立高雄大學(2023)。AI生成工具使用指引。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tech2021.mystrikingly.com/
aitools?utm_source=email_deliv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aitools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2023)。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針對生成式 AI 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acad.nkust.edu.tw/p/412-1004-9405.php?Lang=zh-tw
國立清華大學(2023,5月1日)。國立清華大學大學教育場域AI協作、共學與素養培養指引。http://ctld.nthu.edu.
tw/var/file/217/1217/img/268422637.pdf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2023,5月24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因應生成式AI之指引及教學建議。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oaeri.nycu.edu.tw/%e3%80%90%e5%8f%83%e8%80%83%e6%8c%87%e5%bc%95%e3%80%
91%e3%80%8c%e5%9c%8b%e7%ab%8b%e9%99%bd%e6%98%8e%e4%ba%a4%e9%80%9a%e5%a4%a
7%e5%ad%b8%e5%b0%8d%e7%94%9f%e6%88%90%e5%bc%8fai%e4%b9%8b%e5%9f%ba%e6%9c%ac/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23)。針對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chatGPT為例。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aca.ncnu.edu.tw/p/405-1008-10789,c100.php?Lang=zh-tw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2023)。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針對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與學習因應措施。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oaacs.ntcu.edu.tw/app/pages.php?PageID=chat%20GPT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23,6月26日)。因應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參考指引。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
oaa.ntut.edu.tw/p/406-1008-129455,r11.php?Lang=zh-tw
國立臺灣大學(2023)。臺大針對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www.dlc.
ntu.edu.tw/ai-tools/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23)。生成式AI (Generative AI)簡介與教學策略調整建議方針。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ctld.ntust.edu.tw/p/406-1051-111193,r1430.php?Lang=zh-t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成式AI之學習應用及參考指引。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ctld.ntnu.edu.tw/generative_ai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2023,8月31日)。「行政院及所屬機關(構)使用生成式AI參考指引(草案)」 引導各機關以負責任及可信賴態度使用生成式AI。https://www.nstc.gov.tw/folksonomy/detail/f9242c02-6c3b-4289-8e38-b8daa7ab8a75?l=ch
學位授予法(2018)。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30010
逢甲大學(2023)。逢甲針對生成式AI工具之教學因應措施。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cltd.fcu.edu.tw/
%E9%80%A2%E7%94%B2%E9%87%9D%E5%B0%8D%E7%94%9F%E6%88%90%E5%BC%8F-ai-%E5%B7
%A5%E5%85%B7%E4%B9%8B%E6%95%99%E5%AD%B8%E5%9B%A0%E6%87%89%E6%8E%
AA%E6%96%BD/
慈濟學校財團法人慈濟大學(2023,5月19日)。慈濟大學AI賦能大學教育指引。https://info.tcu.edu.tw/hot_news/
attch/1120602001/AI.pdf
楊舒凱(2023,3月17日)。運用ChatGPT撰寫作業的風險〔教學文宣〕。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https://ethics.moe.edu.tw/files/resource/knowledge/knowledge_06.pdf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18,4月20日)。著作權法條相關解釋令函,電子郵件1070420。https://topic.tipo.gov.tw/
copyright-tw/cp-407-855070-f1950-301.html
臺北醫學大學(2023,5月5日)。生成式AI工具之課程教學參考指引【第一版】。檢索日期:2023,8月29日。https://aca.tmu.edu.tw/front/CurriculumDivision/CurriculumDivision_1/news.php?ID=dG11X2FjYSZDdXJ
yaWN1bHVtRGl2aXNpb25fMQ==&Sn=2643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2023,2月23日)。人工智慧技術對學術倫理的影響及因應建議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共識會議會議結論。https://www.taaee.org.tw/docs/20230223_conclusion_final.pdf
關於本文
作者:姜則維計畫管理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主管機關立場。
致謝: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潘璿安助理研究員、詹韻蓉計畫助理管理師、張紘瑛小姐在蒐集資料、擬定寫作方向以及文字編修上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