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簡介

本頁內容若與課程不同時,請以課程為準。 欲閱讀課程內容請登入網站,更多資訊請查看 課程總表

中文名稱 0903_人類語言學學術倫理:中國字幕組之智慧財產權案例
英文名稱 0903_Academic Ethics in Human Linguistics : Case of China Fansub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單元分類 專業領域單元:語言學
單元簡介

  自從1990年代起,人類學家逐漸將眼光從遙遠的、原始的「異族」轉向日常生活,當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人們,如翹課學生、社區裡的中產階級婦女、城市鬧區流浪漢、線上遊戲工程師、文創產業行銷人員、栽種有機作物的農夫等,成為人類學研究的主體,研究者得更嚴謹地思考倫理規範。各國的人類學、社會學、社會科學學會不定時更新倫理聲明(statements of ethics),以求與時俱進地廣納各種研究視野。社會科學旨在用科學的方法探討人類社會各種現象,學術倫理可以幫助研究者更審慎地蒐集資料,提出更有貢獻的研究成果。儘管最早建立學術研究倫理的生物醫學學門已經發展了一套倫理規範,然而,社會科學研究的性質、目的、風險、效益皆與生物醫學研究不同(Weisz 1990),因此,社會科學需要一套能夠幫助研究者更貼近人類社會的學術倫理規範。

  人類語言學旨在研究語言、互動、文化的關係,立基於人類學研究傳統的研究方法。人類學家透過實際參與觀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融入當地生活、親身參與田野資料提供者(consultants/informants)的日常生活,以求建立本土觀點(native's point of view或者emic viewpoint)。在為期數月到數年的田野調查期間,若沒有嚴格但又具有互動性、合情合理的學術倫理原則,田野調查不僅可能被迫中斷,甚至可能危害田野資料提供者的人權。本單元以中國字幕組為研究案例,探討(潛在)不合法活動(如未經授權的翻譯活動與違反智慧財產權)在研究者田野調查過程中帶來的倫理考量。

單元目標

  本單元將介紹人類語言學之研究方法以及其研究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倫理議題,期使學習者修習本單元後,能夠達到以下目標:

1.理解人類學家進行田野調查時應遵守的學術倫理原則。

2.理解田野調查的保密原則與施行方法。

3.理解田野調查的知情同意原則與做法,並應用於語言學研究。

單元作者 蕭季樺教授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人體研究 經費相關
課程版本 中文版 支援版本 網頁版
上架日期 2017-06-01 更新日期 2017-08-28
主題課表 1. IRB/REC相關課程
相關標籤 田野研究字幕組智慧財產權案例中國計畫主持人

相關資源

類型 名稱 簡介或內容
數位課程 0101_研究倫理定義與內涵 瀏覽
數位課程 0302_不當研究行為案例剖析(下) 瀏覽
數位課程 0502_臨床心理學研究有關易受傷害群體之保護:災難後心理創傷患者篇 瀏覽
數位課程 0604_多面民族誌與進出場倫理 瀏覽
數位課程 0906_語言與核磁造影研究:人為受試對象的研究倫理 瀏覽
數位課程 1402_近年國內外研究倫理案例解析 瀏覽
數位課程 1201_運動場域研究中權力關係倫理議題 瀏覽
數位課程 0804_資訊科技與新型知情同意 瀏覽
數位課程 0907_網路民族誌學術倫理:中國字幕組之網路社群案例 瀏覽
數位課程 0806_人因工程之研究倫理 瀏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