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學術倫理教育扎根有成,首屆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術研討會圓滿落幕

活動訊息2024/12/04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與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於上週五(11/29),假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共同舉辦「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術研討會」,本次研討會近兩百位研究者參與,共發表 71 篇論文。研討會發表的主題包含:對新興科技對於學術倫理產生之影響與挑戰、國內外之學術倫理規範與政策研析、學術倫理課程發展及教學經驗分享、機構內之學術倫理與案件管理實務及合作研究之團隊管理實務。從本次發表主題,可以發現學術倫理教育從政策、管理、教育及案件處理等面向都逐步在推動中,而新興議題更是學術倫理教育推動的重大挑戰,如何落實研究誠信的核心概念,更是學者們關心的議題。


  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周倩理事長表示:「科學研究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如何確保科學研究的過程及成果的品質,是全世界研究者共同面對的課題,學術倫理教育與訓練是維繫學術社群規範、確保研究品質的方式之一,本次研討會可以看到那麼多關心學術倫理教育的學者參與,真的非常開心,表示我們一直在對的路上前行。」陳正成監事也表示:「十幾年前台灣聯合大學系統開始推動學術倫理教育之初,只有一小群有意識的學者投入,經過這幾年看到越來越多人對學術倫理教育的重視,很欣慰可以看到這個學術研究社群的茁壯。」研討會最後也從 71 篇發表的論文中,選出 篇最佳口頭發表獎與 篇海報人氣獎得主(得獎名單請見本文最後)。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於 2014 年成立,主要任務為提升臺灣高等教育師生與研究者之學術倫理涵養,並致力於發展華語文學術倫理教育資源。臺灣學術倫理教育學會則於 2020 年成立,成員都是在大學、高中、研究機構內熱心推動學術倫理的舵手,學會秉持著提供各式教育訓練研習資訊、教材教案等,供各級教師使用為目標。本次研討會由臺灣兩大學術倫理教育推動單位攜手合作,為學術研究工作者提供良好的訊息與人際溝通平台,鼓勵各界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學術倫理教育理念,共同提升臺灣研究發展與科學傳播的能量及品質。


得獎名單如下(依投稿編號由小至大排序):


【最佳口頭發表獎】

  1. 何萬順、林雯瑤、林映辰、何姵萱《學位論文全文公開作為畢業條件是否合理妥適?現況與檢討
  2. 楊智傑《學位論文抄襲可否不撤銷學位給予修正機會?各國比較與我國檢討
  3. 余滋涵《AI在乳房超音波檢查中的優勢與挑戰:近年研究綜述》
  4. 黃渝《探討不當使用研究計畫經費之實務案例及法律責任
  5. 楊育儀、陳莉穎《「通往未來」生涯日誌之深度訪談應用及研究倫理培訓
  6. 林杏子《建置AI學術倫理學伴以探討研究者對學術倫理意識的提升與內化》


【海報人氣獎】

  1. 簡煜旃《創作型論文對於生成式人工智慧之挑戰與發展
  2. 林智經《新興科技在學術研究中的倫理挑戰及策略應對:以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為例
  3. 鄭安授《結合問題導向學習與探究教學法提升學生倫理決策能力的行動研究:以資訊倫理課程為例
  4. 張珍瑋、辜美安《基於Web of Science數據庫的「抄襲研究」文獻計量分析(20152024年)》
  5. 王慧恆、劉政彥、何佳欣《以「終(共享)」為「始(計畫)」—研究資料管理支持學術倫理與研究誠信


  主辦單位提醒,最佳口頭發表獎與海報人氣獎已於研討會閉幕時頒獎,如未領獎者,近日將由主辦單位聯繫相關事宜,而於研討會當日完成發表者,主辦單位預計於 2024 12 16 日前(含)將發表證明電子檔寄至每位作者的電子信箱,如未收到請於 12 27 日前聯繫主辦單位。(12/17 更新:發表證書已於 12 月 16 日全數寄送完畢。)


相關檔案:



 

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
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
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
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這是自動縮放後的圖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