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奪性期刊之倫理考量
掠奪性期刊為學術研究界帶來了許多問題,Ferris 與 Winker(2017)在其著作中彙整了這些期刊所涉及的倫理考量,如下:
-
不實的陳述(Misrepresentation):
根本沒有提供如其宣稱的服務,例如:同儕審查、編輯業務、編入索引(indexing)等。
網站中常常沒有編輯部的地址及聯絡方式,且很多學者根本不知他們的名字被列在編輯委員會中。
更糟糕的是,這些期刊的名字可能和其他正規期刊的名字極度雷同,或只差一點點而已,並常宣稱自己被收錄在某些大型學術資料庫中(其實並沒有),甚至會提供假的 impact factor(bogus IF)來誤導作者。
-
缺乏編輯和出版標準及運作(Lack of editorial and publishing standards and practices):
沒有按照學術出版界訂定的編輯出版標準來運作,例如:更正、撤回、學術不當行為的處理、抄襲比對,以及確認作者群等。
一般正規的期刊都會遵循世界專業組織(如: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 COPE)的出版規定,包括:很謹慎地與作者聯絡,且不保證刊登等。
但掠奪性期刊常常大量寄發邀請信,甚至向不相干領域的學者邀稿,而且向他們保證能快速審查及刊登。
-
學術欺騙(Academic deception):
有些學者可能會故意投稿到掠奪性期刊,並將這些著作放在自己的學術履歷中,誤導其他學者。這種做法不僅欺騙了學術界,也可能使其他作者做出錯誤的引用。
這種故意投稿的做法,形同是用 APCs 助長了掠奪性期刊產業。正規的期刊也可能從中受到傷害;當今有些學術組織,雖然會公布他們認為的掠奪性期刊,但有可能會納入一些正規的期刊進去。
-
浪費研究和經費(Research and funding wasted):
無論作者是否意識到他們所投稿的是掠奪性期刊,當其他人發現他們的研究是發表在掠奪性期刊上時,這些研究的正當性將受到質疑。
此時,這些作者可能會試圖從掠奪性期刊中撤回他們的論文,並將文章改投到正規的期刊去發表,但不一定成功;他們也可能選擇接受一個事實,就是自己的這份研究,將可能永遠被視為是有問題的著作。
無論如何,這些結果都浪費了研究本身、研究經費,以及所有參與研究的人類參與者或實驗動物等研究資源。
-
缺乏內容保存(Lack of archived content):
這種期刊通常都不會完善地建立檔案資料,無法讓讀者查閱,也不會讓論文收錄在其他具有公信力的資料庫中(如 PubMed Central)。
在缺乏資料庫收錄的情況下,這些刊登在掠奪性期刊中的研究成果,不論品質好壞,很有可能就此消失在學術論文的洪流中。
-
毀壞對研究著作的信心(Undermining confidence in research literature):
有些作者透過故意發表虛假的研究,以揭露掠奪性期刊的問題,好處是使得這個問題被高度公開化;然而,即使瞭解這種諷刺行動的讀者,也可能會因此誤解掠奪性和正規期刊之間的區別,並對科學研究的過程提出質疑,從而毀壞讀者及大眾對學術研究的信心。
▶ 延伸閱讀
什麼是 Impact Factor(IF)?
中文譯成「影響指數」、「影響係數」或「衝擊指數」。
我們怎麼知道這本期刊比另一本期刊水準高?一篇論文比另一篇論文品質好呢?
其實從 1920 年起,圖書資訊學者就開始思考這些問題,並努力進行期刊表現評比研究。
Eugene E. Garfield(1925–2017)在其創辦的 Institute of Scientic Information(ISI)以引用文獻數量作為衡量學術影響力的主要依據,開發自然科學領域 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與社會科學領域 Social Science Index(SSCI)的核心期刊引文索引,並以這兩種引文索引製作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並定期發表。1955年他提出Impact Factor的概念,指的是透過某一本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分的平均被引用次數,衡量期刊的整體品質表現以及學術影響力。
1975 年起 Thomson Reuters 公司開始出版期刊引用報告 JCR,針對 SCI、SSCI 資料庫收錄的約 11,000 本期刊進行評量調查,每一本期刊都會有一個 IF 值。現在 JCR 由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承接每年的 Impact Factor 出版工作。
這些評比指標,大大影響了期刊界的思維與生態,有些期刊會特別標榜其 IF 值,來彰顯自身的高品質。雖然 IF 值的概念受到一些批評,但是如同 Dr. Garfield(2006)所言,它並不完美,然而若作為評比期刊的一種科學方式,還是比過去任何的方式都要好。他認為一些大家公認的好期刊,接受率都很低,IF 值都很高;一些高 IF 值的期刊,都是歷史悠久、在 IF 值發明前就已經存在的優良出版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前述的 JCR 是針對 SCI、SSCI 期刊進行評比,有些公司也會針對旗下的期刊提出自己的 IF 數據。這些數據許多都不是經過嚴謹、科學的方法計算而來,但卻用「index」或「impact factor」等字眼去試圖誤導研究者,吸引他們去投稿。在 Beall’s List 網站中,就蒐集並列舉出一些誤導及假影響指標的清單。
(Misleading Metrics:https://beallslist.net/misleading-metrics/)